司马迁究竟是怎么死的?

2020-05-02综合742

一部《史记》倾注了司马迁多少的心酸泪,为了完成父辈的嘱托,他奋笔疾书,记录历史,为了能使这部鸿篇巨著顺利完稿,他不惜忍受被宫刑(腐刑)的屈辱,可以说司马迁在史学上的成就和造诣足以让他成为西汉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然而自从他写完《史记》后就此销声匿迹,再无一点信息,至此人们对于他的死因就产生了种种的推测。

从司马迁有限的记录中可以看出,他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中的几个关键人物有汉武帝、李陵、任丘等,他所遭受的宫刑也与李陵事件有关。公元前99年,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大举出击匈奴,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主动请缨参战,汉武帝以以骑兵不足予以拒绝,李陵却毫不介意,主动请5000步兵随同出征,这让汉武帝看到了当年李广的风范,认为他年轻有为,有霸气,自然就对李陵产生了极大的欣赏和期望。

李陵所率领的5000步卒几乎把匈奴掀翻了天,打得匈奴人东躲西藏,后来碰到了匈奴的八万骑兵,李陵毫不畏惧,奋勇作战给予了匈奴沉重的打击,但是最终寡不敌众,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了匈奴。

汉武帝本来对李陵抱有极大的期望值,寄予厚望,现在他居然投降了,这让汉武帝产生了巨大的心里落差,如此器重的人竟然就投降了,他实在是难以接受,这简直是在打听到脸。满朝大臣都认为李陵应该战死沙场,而不是变节投降,他们纷纷谴责、污蔑李陵,对他落井下石,还提议将他的家人全部杀掉。

汉武帝又问司马迁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司马迁只是一个太史令,这个职务在当时是负责“掌天时星历”的官,而政治、军事、外交这类国家大事跟司马迁的职责没有什么关系,面对汉武帝的询问,司马迁最合适的做法就是随声附和,人云亦云,明哲保身。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司马迁居然公开和汉武帝唱起了反调,他认为李陵投降事出有因,迫不得已,应该等他回来继续服务朝廷,司马迁仅仅是为李陵辩解了几句就激怒了正在气头上的汉武帝,这无异于火上浇油,可以说是撞在枪口上,汉武帝不容他多辩解就直接将他投进了大牢。

后来汉武帝又得知李陵在匈奴帮助训练匈奴士兵来对付汉朝,一怒之下,草率地灭了李陵的三族,其实这都是公孙敖闹的个大乌龙,汉朝投降匈奴的另一个降将李绪,是他在训练匈奴士兵,而公孙敖阴错阳差认为是李陵,误导了汉武帝,李陵后来设计杀死了李绪,汉武帝杀了李陵的全家,使得李陵万分的心寒,自此打消了回来的念头。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判处的是死刑,而非宫刑,因为在汉文帝的时候就已经逐渐的废除了肉刑,在汉武帝时期被判处死刑后,有两种方法可以减刑,第一是拿50万钱出来就可以免死;其二如果不想死可以用腐刑(即宫刑)来替代。司马迁一个小小的太史令,怎么拿得出来50万钱赎命,如果伏法受诛则不能完成历代先人交代的史记,往来的朋友在这个敏感的时期个个都明哲保身,躲得远远的,司马迁无奈只有自己申请腐刑,才能够苟延残喘完成父辈的嘱托。

被判处宫刑后,司马迁继续编纂史记,为了完成使命自己忍受世人的鄙夷,所需要的不是一般人的勇气,他也确实够冤的冤到了极点。

司马迁人生中的另一个人物是任丘,他们是好朋友,这个任丘受“巫蛊之祸”的牵连,将要被处斩,求生的欲望使得他向司马迁写信求助,希望他能够在汉武帝面前求个情。司马迁也是有心无力啊,上次李陵事件还没怎么说话就被阉了,现在有......?司马迁并不是怕死,关键是他帮不上忙,何况“巫蛊之祸”连太子、皇后都死了,你一个任丘活得了吗?

无奈司马迁只得给任丘回信,教室那封有名的《报任丘书》,他说明自己帮不上忙,他的这封信写得很长,说自己受到腐刑所遭受的屈辱,满篇都是抱怨汉武帝,直言贬损,表达了他的愤懑之情。这篇《报任丘书》对于我们来说其他的都不重要,其中的一句至理名言对我们受益颇多,那就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也是司马迁对于人生的经典评价。

至于司马迁的死因,历史上有多种猜测,其一是自杀,,司马迁因受宫刑,以坚强的毅力于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的全部编纂工作,完成了使命,他觉得再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了,就自杀而亡了。其二是受《报任丘书》的牵连再度入狱,被汉武帝处死。

第三种说法是寿终正寝。

本人比较相信司马迁是寿终正寝自然死亡的,司马迁在编纂完《史记》后,因为身体的缺陷而遭到了别人异样的眼光,他难以承受,于是选择幽静的地方隐居起来,从此与外界断绝往来,直至老死。其实司马迁的死因不是太大的问题,古人记载历史的时候,除非是被杀,自然死亡一般是不怎么写死因的,从司马迁的著录来看,他至少活了48岁,这个年纪在汉代已经够长寿的了,而且他还受过宫刑,所以他应该是自然死亡的。

如果司马迁是被汉武帝处死的,作为另外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是不会不记载的,至于死于“巫蛊之祸”或者“下狱死”等等说法都是猜测,不足为信。

司马迁在监狱被阉后,本来身体就不好,最后又呕心沥血写完史记,病逝于隐居的地方,这些在一些历史轶事上可以查到,其实不管是怎样死的,都不重要,对于历史长河来说,司马迁也只是一朵浪花而已,只是比千年后的我们也许大那么一点而已,历史上受极刑而死的有许多,但是历史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因为有许多真相都被湮没了,别说什么历史学家,那些也只是他们的猜测而已。

相关文章

汉武帝是谁?如何介绍汉武帝功业?

“一代雄主”汉武帝,从名气上讲,在国外,颇像罗马帝国的“恺撒”、法国的“拿破仑”、俄国的“彼得大帝”、美国的“华盛顿”,是妇孺皆知的人物;在正史的记录中,他与“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和“明太祖”等皇帝并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汉武帝以其雄才伟略成为中国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和史学研究...

从李陵事件的始末看,你认为司马迁为其辩解而受难值得吗?

谢谢邀请!在后面的汉书里,班固曾说司马迁没有弄清事实,偏袒李凌!事实上李凌投降匈奴后,消息传到汉武帝那里,汉武帝大怒,召集群臣议论这件事,大家都指责李凌的错误!只有司马迁出来说,李凌已经尽力,不是真投降,或许是为了将来再为大汉立功。汉武帝大怒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了!这期间,刘彻派人到匈奴打听李凌的消息,...

司马迁命运如何?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用毕生的心血写出的《史记》,全面而系统地写出了从远古黄帝时期到汉武帝时期,这三千年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鲁迅尊称《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被后人誉为:中国史学之父。虽然司马迁的学术思想有着辉煌的成就,但是他的命运却是坎坷曲折,九死一生。...

酒泉不产酒,为何称“酒泉”?

酒泉一般公认为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酒泉市对外宣传也是这样介绍酒泉的由来的。据考古资料和文化遗存、文字记载,古代酒泉,林木茂密,草地广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定居,畜牧业已很发达,并有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生产。先秦时,这里称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及西部、西方、河西...

汉武帝逼死太子刘据之时想没想过继承人问题?

【原创】汉武帝晚年因笃信迷信,被身边小人苏文和宠臣江允钻了空子,“蛊惑之祸”案起。“蛊惑之祸”直接导致一代尊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自杀,牵连三万余人死去,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之一。汉武大帝因此留下人生最大败笔。 作为皇帝,人在病重及危局的时候,都会想到继承人问题,汉武帝也不例外。只是事发突然,火烧眉...

汉武帝对汉朝之后的皇帝产生了什么影响?国策又有什么改变呢?

汉武帝即位后完全调整了西汉的政策,对后来的西汉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政治方面,汉武帝削弱了丞相权力,并且建立了中朝,以此控制朝堂,同时平民可以通过经学而被授予官职。经济上,国家控制了盐铁,从而垄断铸币、盐铁、酒类等生产,加强了经济上的控制,同时,采取均输平准的调节社会资源的政策。这些加强中央集权的行...

汉武帝的历史贡献到底有多大?

秦朝灭亡之后,经过了楚汉战争,刘邦建立了汉王朝,汉朝虽承继了部分秦制,但在治国思想上有了重大的改变,特别是文帝、景帝推行“无为而治”政治思想策略,这对于秦亡之后的连年战争局势所造成的社会大损伤是一种积极的修补。“无为而治”政策的积极意义在于让民众能休养生息,能发展生产,为汉王朝积累了财富,使汉王朝富...

李广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01 活在唐人诗文中唐人有“借汉喻唐”的传统。如白居易《长恨歌》开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再如杜甫《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等等。唐人选择“汉”为自己抒情言志的载体,或许是因为这两个朝代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长期分裂后统一;都是国力强盛;都是长期与强敌对峙。 一句话,...

李广战绩远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文人却爱在诗词中怀念李广?

人家不是拿李广去和卫青霍去病比, 人家是拿李广李陵去和卫青李广利比! 再想想,明白了吗? 关于李陵事件,太史公的讲述,翻译成直怼汉武帝的话,是这个意思: 想当初,李广跟着皇帝您的姐夫兼小舅子~卫青出战,迷了路。李广为了不让部下担责,愤而自杀。 可李广的后辈李陵,跟着皇帝您的二号小舅子~李广利出战。李...

李广祖孙三代历史悲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李广一家乃是将门之后,其先祖李信是秦朝的名将。对西汉王朝来说,李广祖孙三代忠勇无比,然而他们的结局都比较悲惨,令人唏嘘。李广元狩四年,汉武帝决心一举歼灭匈奴。此时的李广已经六十多岁,却是满腔热血,期待一战功成名扬。 卫青却命他率军迂回侧翼,李广一听就急了,反复向卫青请求继续担任先锋,遭到了拒绝。 卫...

李陵为什么至死不回汉朝?鲁迅是如何评价的?

李陵在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因不愿为李广利负责后勤而向汉武帝“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于是汉武帝令其单独率军出征匈奴。与匈奴主力遭遇后,李陵斩杀敌军大量有生力量,但...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牛的阴谋有哪些?

物极必反,阴极必阳。 最牛的阴谋其实是阳谋。 历史上最大的阳谋是汉武帝颁行的“”推恩令”。 刘邦打江山不容易。当初他带着几个杀猪屠狗的异姓弟兄白手起家,一路跌跌撞撞,九死一生,最后终于得了天下。 为了保住胜利成果,刘邦没少费心思。他分封了不少刘姓诸侯王,防范外姓势力有不臣之心。“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