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司马迁为何被汉武帝处以宫刑?

2020-05-05综合848

司马迁,号称“史界太祖”,所著《史记》为二十五史之首,是中国纪传体通史的书开山之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为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却因替李陵败降辩解,惨遭汉武帝宫刑,给他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和无尽的屈辱。

汉武帝为何对一介史官下如此惨重的毒手呢?李陵败降之事为何会激发汉武帝的雷霆之怒呢?

我们先来看看李陵败降一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统三万骑兵,攻击天山一带的匈奴右贤王,汉武帝安排李陵为远征大军的粮草官。李陵心有不甘,请命单独成军直捣单于王庭。汉武帝被他的勇气所打动,由于当时缺少马匹,只派了5000步兵供他调遣。

李陵率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向北行进了三十天,在浚稽山遭遇匈奴主力,匈奴三万多骑兵将李陵所部层层包围。第一轮交战中,李陵所部击杀匈奴数千人。匈奴单于大惊失色,又召集左贤王、右贤王部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李陵一边抵抗一边突围,每次交战,都要斩杀匈奴几千人,但匈奴的人马实在太多,李陵始终无法突围,被困在一个山谷中。

就这样相持10多天后,李陵弹尽粮绝,士兵的长戟折断了,盾牌也被砍破了,剩下的士兵人数也不足1000人了。李陵最后一次突围失败后,被匈奴俘获。

李陵原本只是诈降,汉武帝却听说李陵在匈奴帮助单于练兵对付汉军,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诛灭了李陵三族。李陵从此滞留匈奴,终身未归。

李陵败降跟司马迁没有半点关系,为何司马迁被卷入还惨遭宫刑呢?在李陵兵败时,汉武帝最初以为李陵已经战死,还抚恤厚赏了李陵家人。后来又听说李陵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十分震怒。朝堂上,文武百官都责骂李陵,认为李陵丢尽了大汉的脸面,也辱没了李家的名声。汉武帝想重重处罚李陵家人,以泄心头之恨。

针对这件事,汉武帝问司马迁怎么看。这件事情本与司马迁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司马迁身为史官,确实是一个实话实说的“直男”,他的一番大实话为自己招来了祸端。

司马迁是这样说的:李陵侍母至孝,对士卒讲信义,且主动请缨作战。他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深入敌人腹地,面对几万敌军,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还杀了那么多敌人,足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陛下。”

按理说,这番话合情合理没毛病。但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诋毁贰师将军李广利,便把司马迁关进了监狱,交给廷尉处理。负责处理司马迁案子的人是臭名昭著的酷吏杜周,杜周严刑拷打司马迁,但司马迁始终不肯屈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申辩:“我作为臣子,作为史官,就不能发表意见,就不能说实话吗?这难道就是我的罪过?

司马迁就这样关了一年。厄运终于来临,汉武帝听说李陵投降后,为匈奴练兵要攻打汉朝。汉武帝不仅诛灭了李陵三族,还把司马迁判了死刑。司马迁没钱赎命,为了保命被迫接受宫刑。

司马迁罪不至死,汉武帝如此对待司马迁其实另有隐情。在天汉二年出征匈奴时,卫青霍去病两位战神早已去世。但汉武帝滥用刀兵、杀伐成性似乎还是停不下来,朝廷上下也多有微词,老百姓生计日苦,反战之声也是声浪渐起。汉武帝拿李陵投降这件事情大肆操弄,就是要平息反战之声,拿司马迁当靶子,就是要警示反战之人。

汉武帝无什么会选中司马迁当靶子呢?这跟司马迁一贯反对战争有关系,还跟司马迁鄙视外戚有关系。我们通过《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可以看出,司马迁实事求是地记载了卫青霍去病的功绩,也用一定的笔墨叙述了年年征战给天下百姓带来的疾苦。令人奇怪的是,司马迁还把功高盖世的卫青、霍去病列入了《佞幸列传》中,与籍孺、闳孺、邓通、赵同、北宫伯子、周文仁、韩嫣、李延年等人奸佞小人为伍。值得注意的是,把卫青霍去病和皇帝“男宠”们并列在《佞幸列传》中,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可以看出,司马迁极度地鄙视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外戚。

这次讨伐匈奴,汉武帝也是在一片反对声中执意为之,挂帅出征的恰恰又是汉武帝的小舅子李广利。当时,李夫人深得圣眷,汉武帝对她宠爱有加。同时,汉武帝也把李广利当成第二个卫青在培养。所以,汉武帝根本不允许任何人对李广利有微词或毁谤。然而,这次劳师远征却战果不佳,还出了李陵投降匈奴这件事,汉武帝心里是十分窝火的。他需要找到发泄的渠道来平息心中的愤怒,他也需要找到替罪的羔羊来威慑反战的大臣。

于是,汉武帝把目光锁定了司马迁。司马迁符合汉武帝杀鸡骇猴的标准:司马迁官不大,不至于引起朝廷动荡;司马迁人老实,容易钻入自己的圈套;司马迁是反战派,早就是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也就是汉武帝单单拿司马迁开刀的原因。

总结:司马迁被判死刑后,作为宦官人家,他本可以交罚金50万钱赎罪免死,可是他拿不出那么多钱。为了未竟的事业和心中的宏愿,他只有被迫接受宫刑而苟活下来。宫刑虽然摧残了他的身体,却也点燃了他的精神和思想的火炬。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他领悟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道理,他摆脱了寻死殉节的狭隘,立下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他把毕生所学所历所感,整理和书写成了文字。于是一部鸿篇巨作《史记》,横空出世,光耀万古。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能被称为汉武大帝?

很遗憾地对汉迷们说,历朝历代的史书,没有一个文献上称呼汉武帝刘彻为“汉武大帝”,可以说,汉武大帝就是一个非正式的称呼。 不管是《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料和史学家的著作,以及目前历史教科书,均没有这样称呼。 正史里历代帝王较少被称为大帝,更多是在上古时期和神话故事里,如太昊伏羲为大帝。而中国古...

董仲舒对于帝国制度的贡献是什么?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确立了儒学的作为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官方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 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色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构建"大一统"和"天人感应"的新思想体系,他的思想是西汉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出适合中国历史的官方哲学...

李陵事件,是毁了司马迁还是成就了司马迁?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司马迁 李陵事件对于司马迁来说,谈不上成全,而是莫大的伤害——此事极大地摧残了他的身体和精神。 李陵事件回顾李陵,“飞将军”李广之孙,西汉名将,擅长骑射。李陵是名将之后,一心想像祖父那样建功立业,扬名天下,他自视自己和手下武功高强,向...

司马迁为什么会写成《史记》?

司马迁的祖上就是史官,当时的史官除了记录皇室的言行之外,还掌管着天文历法。到了司马迁父亲的这一代,在汉朝廷之中做了太史令,但是却不为人所重视。但是他的父亲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而且对儿子的培养十分的重视。 在司马迁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开始教他古文。等到司马迁二十岁的时候,在司马谈...

卫子夫自杀而死,她是否是按皇后的规格下葬?汉武帝和谁合葬了?

卫子夫是造反的皇后,她没有资格陪葬茂陵。太子刘据起兵的时候,卫子夫将她的皇后玺绶交给太子,以方便他调兵。 卫子夫的玺绶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太子刘据利用皇后玺绶,先打开了长安牢狱,放出了犯人以充当士兵,又派人持符节调动了长水、宣曲两地的胡人起兵,让他们前来协同作战。又派人调遣护北军使者任安前来相助。...

王朔在《锵锵三人行》中说汉武帝刘彻是祸国殃民的君主,对吗?

引言:公元前87年,京城长安郊外的甘泉宫内,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孤独的躺在床上,他实在太累了,缓缓的闭上了双眼睡着了:朕这一生,十六岁即位,前有窦氏王氏外戚干政,后有匈奴闽越寇关扰边,然朕却能扶大厦于将倾,对内尊崇儒学,来办太学,广缆人才;对外放弃和亲,打击匈奴,开疆拓土,使泱泱中华真正站了起来。突然...

甘肃酒泉因何得名?

酒泉这个名字的由来跟汉代名将霍去病有关,这里最早的名字叫做西戎地,还有个名字叫匈奴右地。这里曾经是匈奴人的聚居地。 汉代时候匈奴人常常袭击中原,汉武帝就发动了征讨匈奴的战争,带兵的是霍去病。对汉朝历史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霍去病这个人带兵打仗非常厉害。他没有辜负了汉武帝的重托,大败了匈奴,将匈奴右地这个...

北方有佳人”说的是中国古代哪位美女?

“北方有佳人”说的是既得武帝宠幸而又令他至死不忘的李夫人。之所以这样说,有件小事很能说明问题,李夫人死后,武帝“图画其形于甘泉宫”( 《汉书》),找人画了李夫人的像挂在甘泉宫里。后宫有着众多鲜活美女,却偏偏每日观看亡者的画像,足以说明一 切。 并且,甘泉宫是武帝避暑的地方, 是静养的场所。人在最安静...

汉武帝晚年被蒙蔽,逼死卫子夫,误会解除后他有后悔吗?

汉武帝当政末年,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祸”,江充等人诬告太子刘据行巫蛊之事,刘据不能面见武帝自辩而拥兵自卫,最后被武帝派兵镇压,刘据为不被捕受辱而自杀,其生母皇后卫子夫也自杀,太子府中其余人等也被陷害太子的奸臣江充、苏文等人处决了,只有一位太子的孙子因年纪尚幼而关在牢中。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政治生涯...

从李陵事件的始末看,你认为司马迁为其辩解而受难值得吗?

谢谢邀请!在后面的汉书里,班固曾说司马迁没有弄清事实,偏袒李凌!事实上李凌投降匈奴后,消息传到汉武帝那里,汉武帝大怒,召集群臣议论这件事,大家都指责李凌的错误!只有司马迁出来说,李凌已经尽力,不是真投降,或许是为了将来再为大汉立功。汉武帝大怒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了!这期间,刘彻派人到匈奴打听李凌的消息,...

中国历史上十大民族英雄分别是哪十位?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有无数的民族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如果说非要评出十大民族英雄,只能说他们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一、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琅琊蒙山(今山东省蒙阴县)人。秦朝时期名将。 出身名将世家,...

汉朝皇帝谁的男宠最多?

当皇帝的好处,原来是可以男女通吃。据史料记载,在汉朝,皇帝们拥有男宠是相当普遍的。在两汉25个刘姓帝王中,有10个皇帝有男宠,占到40%,至于其他60%的汉朝皇帝,也不是完全没有男宠,但其事迹不那么突出罢了。汉朝,皇帝们拥有男宠是相当普遍的,史书上记载很多。在两汉25个刘姓帝王中,有10个皇帝有男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