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的调味品主要有哪些?

2022-04-25文化330

商代之时,调味品主要是盐、梅,取咸、酸主味,正如《尚书•说命》所言“若作和羹调羹汤,尔惟盐梅”。这是商王赞美他的宰臣时说的话,说他治理国家就像烹调羹汤,没有高明的宰臣参与就像缺少调味品一样。到周代之时,调味固然也少不了用盐、梅,而更多的是用酱,这种酱便是可以直接食用的醯、醢之类。在孔子的语录中,有一句“不得其酱,不食”,说的是在他生活的时代,各类肉食按传统配有规定的酱汁调味,如食鱼脍要用芥酱等。孔子强调没有所需的酱就不吃鱼肉,要求很是严格。周礼还有一条规定,叫“毋歜醢”,是说做客时千万不要直接端起主人的调味酱便喝,那是用于调味的。客人如果直接喝调味的酱,主人便会觉得酱一定没做好,味太淡了。看到客人喝酱,主人可能会说自己太穷,穷得连盐都买不起。

相关文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怎么理解

是啊,圣人就是圣人,圣人怎么可能把杂乱无章的三句话放在一起呢?虽然我们说论语不是孔子亲自写的,而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的孔子的话。大凡是把一句话放在一本书的第一段的,那肯定是大有深意的。好玩的国学不妨从自己理解的角度,以凡人之心推测圣人之心,说一说这三句话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提纲挈领的作用。论语开头的三句...

孔子是怎样评价南宫适的?他选女婿的标准是什么?

题主问的这两个问题,都在《论语·公冶长篇》中。 两个问题,涉及两个人物: 孔子的女婿——公冶长、孔子的侄女婿——南宫适(kuò)。 我们来分别看看孔子对他们的评价: 孔子的女婿——公冶长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孔子谈到公冶长的时候这样说:“是一个能把女儿嫁给他的...

为什么《乐记》里也说:“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

谢谢邀请! 《靡音之殇》 通俗地说,所谓“郑卫之音”就是人们唱前朝的歌。当时的前朝叫“啇”,当政朝叫“周”,这个“周”就是孔子极力希望恢复礼制的周朝。 关于“郑卫之音”这个词条,在这里就不作解释了,《辞海》、《辞源》条目注解准确而详细。 说白了“郑卫之音”这个商之遗韵,周是不允许的。天下归周了,你们...

泰山高度只有一千五百多米,为什么孔子还说"登泰山而小天下"?

你好,我是德州水上泉城,首先 我个人认为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这句话中的"天下″是指当时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也就是孔子周游讲学的列国。和现在说的"天下"的含义有所不同。所以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是正确的。 从当时地理位置上来说当时孔子周游的列国中泰山是最高,也是最出名的,所以才这么说。不要用现在...

《两小儿辩日》中,孔子对于问题“不能决也”。孔子是真不知道答案还是另有深意?

记得当初学《两小儿辩日》的时候,老师应该故意把注意力放在了孔子身上,并没有给我们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所以一直对这个问题懵懵懂懂。 刚才还去百科狠狠地脑补了一番,才知道有什么早晨太阳光折射、中午太阳没有参照物,还有什么"光渗"现象,这才算是勉强明白。 早晨的太阳大还是中午的太阳大?列子出这个问题本有嘲...

感觉李白名气比杜甫大,为什么李白是诗仙,而杜甫却是诗圣?

谢邀。 我们先搞清楚什么是“仙”,什么是“圣”。 在中国神话系统中,级别最高的就是“仙”,达到这种境界则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优哉游哉,长生难死。“仙”是真正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没有任何约束的存在,也就是道家的“得道”状态,御风而行,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所以在道家修炼中称为“得道成仙”。 而“...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你怎么看呢?

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原文为下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当然这句话也在《荀子》《新序》《颜氏家训》中出现,也基本源出《论语》,只是有所发挥,所以在此不一一列举。 首先我们对比一下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和钱穆的《论语新解》中对这句话的翻译: 杨伯峻先生的翻译如下 孔子说:古代...

命好的人与命不好的人有啥区别?

人各有命,各不相同。贫富贵贱寿夭。命是先天定数,运是后天变数。文章千古事,好坏自家知。生存竞争是最残忍的.没有退路的竞争,是你死我活的游戏。毛泽东主席写得好:"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人如宝刀,不磨砺要生绣,不使用,就不会发光!生命岂能等同于呼吸!孔子曰:"君子无所争"不...

如何理解“而立”“不惑”“知天命”?

孔子在谈到自己精神修养发展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中孔子说:“志于道。”又说: “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的志于学,就是志于这个道。孔子还说:“立于礼。”又说: “不知礼,无以立也/所以孔子说他“三十 而立”,是指...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为什么受到司马迁的推崇?

我个人认为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一种虚伪的假设。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上古的奴隶制时代是根本不存在的。孔子的一生竭尽全力在为复辟奴隶制奔走呼号。他的奋斗目标就是“克己复礼”。竭尽全力周游列国的目的,就是要恢复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他的世界观很清楚。“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