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汉朝、明朝哪个朝代军力更强盛?

2022-05-01综合195

在中国封建社会,汉、唐、明等朝代,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从东到西的南压之势。即使如一代英雄刘邦以三十万大军于汉高祖七年(前200)追杀匈奴于山西大同平城一个叫白登的小地方,却被匈奴首领冒顿以衣着三种颜色的精锐骑兵四面围困至七天七夜,又冷又饿,虽然由陈平用计脱离了险境,但是,究竟用了什么计策,史书均未记载。

刘邦对匈奴作战失败,只有以嫡长公主身份的女儿和亲,换来暂时的边境安宁。直到汉武大帝刘彻,这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强硬帝王之一的横空出现,卫青、霍去病等罕见的统帅型将领辅佐,在大汉天子“寇可往吾亦可往”的豪壮攻击令下,大汉朝的军队将匈奴一直往西撵到漠北深处,终于为大汉朝的发展赢得了保证。

大唐王朝;这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巅峰王朝,这是一个至今使笔者願意穿越时空隧道,在长安朱雀大道买房定居的时代。

李世民也是古代最强硬的帝王之一,秦王李世民手执长刀;骑六骏、开天辟地一个新的世界。

自汉代后期以来,北边战火频频,青壮男子应征入伍,战争之惨烈,那无定河边的白骨,却是思妇们“春闺梦里人”,生命在古代的战乱中是那样的脆弱.....

从五胡乱华到十六国的分裂,天下动乱,国势衰弱,军力萎靡,中国的边界只有软弱的存在,北方草原使中国的军人深深植入畏惧感!

直到大唐彻底一扫蔓延四百多年的边境頽势,荒凉的边塞终于响起大唐的强音!

府兵制的创立,使大唐的军人来源更加可靠。李世民手下的能征善战的将领们平吐谷浑、高句丽、龟兹、东突厥等地,使四方咸服,八方朝贺。

值得一提的是大唐特有的“边塞诗人”扬名古今,其实从隋一代的卢思道的《从军行》、何妥的《入塞》、楊广的《饮马长城窟行》、巜白马篇》、巜纪辽东二首》到我们耳熟能详的骆宾王、高适、岑参、在诗人豪放的歌中,手执宽刃长刀的大唐军人的惨烈战斗可以在豪放慷慨的格调中擂鼓冲锋!

明朝诞生于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朱元璋的事迹极为励志,这是汉族地主阶级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封建王朝帝制文化于此臻于极至,亦是封建帝王政治的集大成者。

永乐大帝朱棣,在对付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争战中,我认为他是所有帝王中最强硬者,因为他的对手是瓦剌、鞑靼、兀良哈。

永乐七年(1409)邱福老将军的十万大军被埋伏的鞑靼骑兵歼灭,全军无一幸免。此役过后,鞑靼凶焰大张,明朝已经没有可堪任用的大将了,怎么办?朱棣又面临刘邦“白登山”之围后的情况:和亲?

永乐朝之所以能够给后人以强烈印象,完全依靠强硬的朱棣力挽狂澜。

他带着孙儿朱瞻基这个十七岁的皇孙,身后是浩浩荡荡的五十万大军!

朱棣看着朱瞻基,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笼罩在心中。但是,皇帝御驾亲征,胜利了,大家都可以立功受奖,于是全军人人争先恐后。

瓦剌军仍然故技重演,首领马哈木佯败,明军浑然不觉,一场包围战即将打响,瓦剌军再创辉煌不是楚想。

明军中有一支既不是骑兵,也不是步兵的队伍,憨憨的瓦剌军看呆了.....

这是明军的特种部队一一神机营。

明朝的军队编制以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为基本兵种组成。

朱棣不惜动用国本,把他们全部带上。神机营非常特殊,因为他们的装备不是冷兵器,而是热力四射的火药。

朱棣在所谓的“靖康之难”战略中,曾经败于火炮、火铳,他即位后,立即组建神机营,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演练,终于可以一战。当瓦剌骑兵冲到明军阵前时,所有掩饰物全部掀开,露出黑洞洞的枪口,朱棣手拿一面杏黄旗,向着北方茫茫草原一指,不是万马奔腾,而是万弹齐发,在子弹的破空声中,身穿厚甲的蒙古骑兵被强大的阻力瞬间击落马下,撕裂的疼痛使他们扭曲了酗酒过度的“草莓脸”,被万马踩踏而死。

由于明朝朱棣的强硬,加强了对东北的管理,到永乐七年(1409),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个个都规规矩矩,统一接受奴尔干都司经历司的行政管理。

黑龙江北岸支流,一望无际的垦荒历史已经二百年,沿河两岸都是农业生产专业户,如博和哩屯、吴鲁苏屯、黄河屯(海兰泡)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江东六十四屯”。......

结束语

明朝在前期是可以当之无愧称雄于汉唐之列的,但是经万历、天启后,败象显现,当时各种社会矛盾突出,朝庭结党营私,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崇祯皇帝已经无力回天。北方的蒙古、瓦剌、女真,眼睛尖滴狠,一旦内部生乱,他们就趁势南下骚扰,见啥抢啥。但是,应该承认,朱棣军队的战斗力是相当强悍的,以至蒙古军队闻风丧胆。明朝永历年间的军队最强大!

相关文章

明太宗朱棣和朝鲜太宗李芳远曾是昔日好友,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葬于长陵,庙号太宗,明世宗嘉靖时改为明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

如果让我们的永乐大帝和康熙大帝来一场大pk,你会支持谁?

当然是明成祖朱棣了。能以一个王爷在大一统时代造反成功封建两千年历史上仅仅这一例。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

为什么建文帝一继位就着急削藩?不自量力还是受人蛊惑?

由于失败者定律,现在谈起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急于求成”、“眼高手低”,甚至“年幼无知”、“文臣误国”等一顶顶大帽子就扣了上去。 可是我们要知道,朱允炆继位的时候已经22岁,儿子都3岁了,在古代不能算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了。何况他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被册封为皇太孙,在祖父朱元璋的耳提面命之下协助处理朝政也已...

李煜《虞美人》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 ·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所作,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是李煜被毒死之前的绝命诗...

朱棣远征的斡难河畔是在外兴安岭的海参崴附近吗?

很抱歉,不在。 首先请看下图: 海参崴,俄语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亚欧大陆东面,阿穆尔和半岛最南端,海参崴是他的原名。海参崴这个名字出自满语,翻译成汉语为“海边的小渔村”,崴是洼地的意思,这里因盛产海参,由此而得名。俄国人称之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为“东方统治者”或是“统治东方”的意思。 据历史记载,...

为什么说明朝只存在了34年?

说明朝只存在了34年,意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68年称帝,至1398年去世,其孙朱允炆继承帝位,是为建文帝,到1402年,被他的叔叔朱棣经过靖难之役后夺取皇位,这期间正好34年。为什么说这34年是明朝,而朱棣以后的就是另一个明朝了呢?这里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明成祖朱棣的皇位不是继承来的。皇太孙...

历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后到底去哪里了?

为了给长孙朱允炆铺就一条当皇帝的平坦大道,朱元璋生前禅精竭虑、用尽心思,稍有怀疑的人,果断诛杀。 但是,朱元璋到底舍不得诛杀自己的儿子们,还是留下了祸根。 1402年,朱允炆当皇帝的第四年,六月十三,朱元璋儿子朱棣率领军队,兵临南京城下。 守卫南京城金川门的大将朱橞和李景隆,在城门楼上,看见朱棣的旌...

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朱元璋,大明朝开国皇帝,其有一子,名为朱标,朱元璋对朱标寄予厚望,立为太子,朱元璋打算在自己驾崩之后,将他打下的江山交给这位太子朱标。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以他的能力,接管明朝定是一位明君。 太子朱标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都得到了当时满朝文武的认可,他成为朱元璋的继承人,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可惜在这个时候...

大明朝哪位皇帝最想让你探讨?哪位皇帝不知去向,你能知道多少?有何依据?

大明朝建文帝是我最想探讨的问题。他的生死之迷,耐人寻味。 朱棣攻陷南京后,大肆屠杀与建文有关朝臣;销毁与建文有关的文献。朱棣命人重新修纂《太祖实录》,掩盖其事实的真相,宣称建文与皇宫一起烧死,来证明他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建文帝从小熟读四书五经,自在靖难之变的失败,历史硬把推向弱者群体的一方,也许是出...

崇祯皇帝是朱棣的后人吗?有何依据?

崇祯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是朱棣的后人。他们的关系见下面的图表 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就是赫赫有名的成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本来皇帝宝座和他八竿子打不着,但其大哥朱标早逝,老爹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允炆不争气,盲目的削藩,被自己四叔从皇帝宝座赶下了,不知所踪。朱棣在南京...

建文帝的下落之谜,你怎么看?

感谢提问,大狮来答。 古往今来,有关建文帝下落之谜说法颇多,总结起来,无外乎三点。第一种便是自焚之说。永乐《太宗实录》以及《明史稿》记载,靖难之役时,燕王朱棣率兵攻入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成,只好下令死守。却不想金川门被叛将李景隆打开,燕军旋即入城。满朝文武见来者凶猛,遂纷纷倒戈。 眼见大势已去,建...

什么是“靖难之役”?

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元璋封第四子朱棣为燕王。 洪武十三年( 1380年)燕王朱棣就藩北平。洪武三十一年 (1398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建文帝继位。 由于诸王都拥有重兵,建文帝擇感不安,便公开削藩,先后 削废代王、齐王、湘王等,以控制局势,巩固皇帝宝座。燕王朱 棣深感地位危机,先佯装疯癫...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