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对李陵一家怎么样?李陵投降情有可原?

2022-01-24综合511

凭借西汉前期数代积累,汉武帝时期拉开了“汉匈大战”的序幕,汉武帝在位中前期,汉朝对匈奴作战基本保持优势,甚至一度形成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然而到了汉武帝晚期,匈奴却再度卷土重来,而西汉则由于国力损耗,接连遭遇战败,而导致李陵投降匈奴的“浚稽山之战”便是其中之一。那么,李陵为何会选择投降,李陵投降之后,汉武帝对李陵家人又是如何处置的呢?

汉武帝出兵攻打匈奴,李陵主动请缨率军出征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早年曾任侍中、建章监,后因善于骑射、素有仁爱之心,汉武帝认为其有李广风范,便命其率领八百骑兵,后升任骑都尉,率领五千精兵于酒泉、张掖等地教习箭术以防卫匈奴。

汉武帝在位后期,随着匈奴逐渐恢复元气,再度开始对西汉边郡进行袭扰。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为了打击匈奴,再度兵分四路大举进攻匈奴,其中主攻方向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出酒泉,负责攻打天山的匈奴右贤王部。同时,汉武帝召见驻扎于酒泉一带的李陵,要其为大军运送粮草。

李陵则向汉武帝表示,自己率领的乃是精锐之军,如果只承担运输任务实在屈才,汉武帝则表示如今大军出动,没有多余的战马拨付给李陵,李陵则表示自己不用马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汉武帝见其如此笃定,便命其率兵出击,同时诏令强驽都尉路博德领兵在中途迎候李陵的部队。

然而,曾任伏波将军的路博德也不愿担任李陵后备,便上书汉武帝说现在不宜与匈奴开战,希望等到次年春天再出兵,而汉武帝则怀疑是李陵后悔不想出兵,这才指使路博德上书,便下诏给李陵,要其从庶虏鄣出塞,到东浚稽山南面龙勒水一带观察敌情,如果没有见到匈奴兵,便沿着浞野侯赵破奴走过的路线抵受降城休整。

李陵遭遇匈奴主力,最终不敌力竭被俘于是,李陵便率领着五千步兵自居延出发,到浚稽山扎营。然而却在此地遭遇了匈奴单于主力,五千步兵被匈奴三万多骑兵所包围,李陵连忙挥军驻扎于两山之间,以大车作为营垒。

这边李陵刚刚做好迎战准备,见汉军人少的匈奴便立即挥军进攻,结果反被李陵率军以弩箭杀伤甚众,匈奴被迫撤往山上,结果又被汉军追杀数千人。

匈奴单于见久攻不下,遂又召匈奴左、右地起兵八万,对李陵军队展开围攻。李陵且战且退,先后对匈奴造成了数万伤亡。匈奴单于见久攻不下,而李陵又不断撤往西汉边塞,心中怀疑汉军在边关有伏兵,一度想要撤军。

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李陵军中一个叫做管敢的军侯因被校尉凌辱而投降匈奴,将“李陵军无后援,并且箭矢已尽”的实际情况告诉了匈奴单于,这使得匈奴单于下定了堵住汉军退路,彻底消灭李陵所部的决定。

在匈奴大军的猛攻下,李陵虽然率军死战,但双方兵力差距实在太大,李陵根本无法长时间坚守。无奈之下便定下了分路突围的计划。李陵与韩延年虽然率兵突出重围,但却始终无法摆脱匈奴数千追兵,结果韩延年战死,李陵则力竭被俘。

汉武帝诛杀李陵全家,李陵终生再未返汉此次兵败,李陵率领的五千精兵,仅余四百余人逃了回去,而当李陵兵败投降的消息传回朝廷后,汉武帝大怒,司马迁则因为替李陵开脱而惨遭腐刑。

直到很久后,汉武帝才反应过来,认识到李陵之所以战败投降,乃是因为外无援兵所致,说道,“李陵出塞之时,本应诏令强弩都尉接应,谁知却因其奏疏而改变了诏令,这才导致李陵全军覆没”。

想明白之后,汉武帝先是派人慰问赏赐了李陵残部,又在一年后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返汉。公孙敖无功而返,却对汉武帝说“听俘虏说,李陵在帮匈奴单于练兵,意图对付汉军。”

事实上,当时替匈奴练兵的并非李陵,而是另外一个投降匈奴的汉将李绪。然而,就因为这个错误的消息,让汉武帝误以为李陵是真心实意的投降了匈奴,一怒之下便将李陵全家处于族刑,李陵之母、兄弟和妻子都被诛杀,甚至导致陇西一带士人都以李陵不能死节而累及家族为耻。

得知此事之后,李陵怨恨李绪为匈奴练兵而使自己全家被诛,于是派人刺杀了李绪,而他自己也就此断绝了返回汉朝的心思。即使如此,匈奴单于不仅没有惩处李陵,反而在大阏氏要诛杀李陵时,将其藏到了北方。

匈奴单于因极为看重李陵,不仅将女儿嫁给了他,还封其为右校王。不过,李陵虽然杜绝了返回汉朝的心思,但也不想为匈奴效力,无奈之下便选择了远离朝堂,不再参与政事。

汉昭帝时,虽然汉朝再度派人想将李陵劝回,但再次被心灰意冷的李陵所拒。李陵就此在匈奴呆了二十多年,最终于元平元年(前74年)病逝。

相关文章

董仲舒对于帝国制度的贡献是什么?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他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确立了儒学的作为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官方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 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色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构建"大一统"和"天人感应"的新思想体系,他的思想是西汉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出适合中国历史的官方哲学...

马何罗刺杀酣睡中的汉武帝,为何没有成功?有“王子老外”相救?

感谢朋友邀请! 公元前88年的那年,可能是夏天,汉武帝老刘在汉朝的避暑山庄——林光宫避暑,除身边高手外,还有驸马都尉、侍中金日磾(mì dī)随行。天一亮,老金的上司侍中仆射(puyè)马何罗趁着老金生病,进宫搞事儿了。 这侍中仆也 ((puyè)可是皇帝的大红人,干的是伺候皇帝、保护皇帝、汇报宫外...

王朔在《锵锵三人行》中说汉武帝刘彻是祸国殃民的君主,对吗?

引言:公元前87年,京城长安郊外的甘泉宫内,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孤独的躺在床上,他实在太累了,缓缓的闭上了双眼睡着了:朕这一生,十六岁即位,前有窦氏王氏外戚干政,后有匈奴闽越寇关扰边,然朕却能扶大厦于将倾,对内尊崇儒学,来办太学,广缆人才;对外放弃和亲,打击匈奴,开疆拓土,使泱泱中华真正站了起来。突然...

汉武帝逼死太子刘据之时想没想过继承人问题?

【原创】汉武帝晚年因笃信迷信,被身边小人苏文和宠臣江允钻了空子,“蛊惑之祸”案起。“蛊惑之祸”直接导致一代尊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自杀,牵连三万余人死去,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之一。汉武大帝因此留下人生最大败笔。 作为皇帝,人在病重及危局的时候,都会想到继承人问题,汉武帝也不例外。只是事发突然,火烧眉...

汉朝皇帝谁的男宠最多?

当皇帝的好处,原来是可以男女通吃。据史料记载,在汉朝,皇帝们拥有男宠是相当普遍的。在两汉25个刘姓帝王中,有10个皇帝有男宠,占到40%,至于其他60%的汉朝皇帝,也不是完全没有男宠,但其事迹不那么突出罢了。汉朝,皇帝们拥有男宠是相当普遍的,史书上记载很多。在两汉25个刘姓帝王中,有10个皇帝有男宠...

我想问一下比如汉武帝,当时的百姓会叫他什么,可以叫汉武帝吗?

汉武帝死后谥号是“孝武皇帝”。也就是说我们通常说的“汉武帝”其实应该称为“汉孝武皇帝”,但后世一般都简称其为“汉武帝”。“孝武皇帝”这个谥号是汉武帝死后西汉给他定的,所以在汉武帝生前是不存在“汉武帝”这个称呼的。 如果汉武帝时期的百姓遇见汉武帝,那么有可能的两个称呼就是“皇上”或“陛下”。而且“陛下...

汉武帝对汉朝之后的皇帝产生了什么影响?国策又有什么改变呢?

汉武帝即位后完全调整了西汉的政策,对后来的西汉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政治方面,汉武帝削弱了丞相权力,并且建立了中朝,以此控制朝堂,同时平民可以通过经学而被授予官职。经济上,国家控制了盐铁,从而垄断铸币、盐铁、酒类等生产,加强了经济上的控制,同时,采取均输平准的调节社会资源的政策。这些加强中央集权的行...

汉武帝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

带来了杰出的贡献和重大的影响。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极为深远复杂,泽及后世,时常以“秦皇汉武”并列之。 汉武帝时期,开创了中华文化的全新体系,使文化自信有了来源和依据。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建议,制定了文化政策,并指明了...

如果卫青不死,后面还会发生巫蛊之祸吗?

客观地讲,汉武帝是一个很“自我”的人,他决定做的事情别人很难改变。特别是巫蛊之祸全是由他而起,只不过过程又被人利用,以致于事态越发不可收拾。如果不经他首肯,江充断不敢为所欲为。征和元年(前92年)的一个傍晚,汉武帝疑见有人私闯宫禁,结果侍卫将京城搜了底朝天,一无所获。而汉武帝并不承认是老眼昏花的错觉...

霍光能够大权在握,有霍去病的关系吗?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又不完全如此。从卫子夫的发迹,到卫青,霍去病的崛起,再到霍光的如日中天,霍光的政治生命既植根于卫霍外戚世家这片沃土,又将其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发起人——风华绝代卫子夫 要探究霍光政治生命以及卫霍外戚世家的起点,就必须从卫子夫说起,大汉朝中叶的卫霍名臣良将,都植根于...

李广战绩远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何后世文人却爱在诗词中怀念李广?

人家不是拿李广去和卫青霍去病比, 人家是拿李广李陵去和卫青李广利比! 再想想,明白了吗? 关于李陵事件,太史公的讲述,翻译成直怼汉武帝的话,是这个意思: 想当初,李广跟着皇帝您的姐夫兼小舅子~卫青出战,迷了路。李广为了不让部下担责,愤而自杀。 可李广的后辈李陵,跟着皇帝您的二号小舅子~李广利出战。李...

李广祖孙三代历史悲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李广一家乃是将门之后,其先祖李信是秦朝的名将。对西汉王朝来说,李广祖孙三代忠勇无比,然而他们的结局都比较悲惨,令人唏嘘。李广元狩四年,汉武帝决心一举歼灭匈奴。此时的李广已经六十多岁,却是满腔热血,期待一战功成名扬。 卫青却命他率军迂回侧翼,李广一听就急了,反复向卫青请求继续担任先锋,遭到了拒绝。 卫...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