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从没到过泗水,为何还能写出传颂千古的泗水春日诗?

2021-12-29文化244

朱熹是南宋程朱理学的创始人,集大成者。是著名的《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之一的先贤。 康熙称朱熹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的圣人,朱熹的官方评价始终都是“宗孔嗣孟,集诸儒之大成”。自元朝开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朱熹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其诗作也蕴藏着深厚的哲理。其《春日》就是一首哲理诗。

春 日

南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是一首仄起平收的七言绝句。该诗如果仅就游春写景的诗的角度看,算不得优秀。因为,该诗的意象,意境,主题都一般,其诗句也算不上新颖,出彩。但是,为什么如此出名呢?有两个原因:其一,该诗的作者出名,她出自程朱理学的创始人朱熹;其二,她是一首哲理诗。

朱熹写这首诗时,长江以北已经落入金人之手。朱熹也没有到过泗水。那么,他为何想象自己到泗水寻春?而不是江南?因为,他是借景抒发心中的意象,和期盼。诗中,他想象自己寻芳,来到孔子讲学的泗水之滨,无边的光景一时新,寓意儒学博大精深,顿时光彩照人。等闲识得春风面,在心静气闲的状态下,孔孟之道如春风扑面。他理解了,对于孔孟之道的诠释,如同百花齐放,有各种流派,但万紫千红总是春。

为什么,最后一句,点睛之笔:万紫千红总是春。因为,朱熹在程朱理学的创始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著名的”千古一辩”。程朱理学代表朱熹与心学代表“东南三贤”的吕祖谦,陆九渊和陆九龄兄弟等人在鹅湖山上的鹅湖寺,激烈的辩论了三天。观摩者有一二百人。这是中国哲学史和教育史上一次著名的辩论会,也是我国学术史上最早的学术论辩之一。

正是朱熹的矢志不渝,才成就了他在儒学中的地位,也使得他的《春日》诗如偈诗般,迎来了儒教和程朱理学万紫千红的春天。

相关文章

春日的古诗意思是什么?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春天. 胜日:春光明媚的日子.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诗意: 我选择了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河边...

宋宁宗和韩侂胄的关系如何,对其又是怎样的态度?

韩侂胄是南宋宁宗时期的第一权臣。他在担任合门官辅佐宁宗理政时,通过控制御笔下发通道、利用台谏官言论等手段一步步的从一个没有实际官职的皇帝陪官成为宁宗钦点的“平章军国事”(非常设,是宋朝为专人所设职位,文彦博、韩侂胄、贾似道先后担任过。该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是宋朝中央政府最高的实职,位在宰相之上。)最...

春日的意思是什么?

《春日》为宋代诗人朱熹所作七言绝句。 此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但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泗水”暗指孔门,因春秋时孔子曾在泗水指滨讲学传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

南宋诗人朱熹是什么样的?

朱熹是我们婺源人的骄傲。他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思想又一集大成者。他亲手编纂的《四书集注》成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可见其学说影响之广、之大了。 应该说他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宣传封建正统思想,从客观上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阶层的,所以才被历朝历代所追捧。我们看待...

朱熹是福建人吗?

  世有一语:“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这句话说明了朱熹对中国古代文学做出的巨大贡献。随着朱熹声名的远播,他的祖籍地、出生地、寓居地、长期定居地和终老之所都随之提高了知名度。关于朱熹是哪里人,成为许多人争论的一个焦点,并且一直存在分歧。有人称朱熹是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

南宋时期朱熹理学是什么时候钦定为封建正统思想的?

具体的说应该是朱熹的理学思想,不包括其他如陆九渊的理学。朱熹的理学思想经历了被官方斥为伪学到承认的过程,除了统治者的需要外,和朱熹的信徒在朝廷上拥有话语权有关。 宋理宗宝庆三年,也就是1227年,此时朱熹已去世27年,宋理宗下了圣旨,《宋史纪事本末》是这样记载的: “朕观朱集注《大学》、《论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