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手下的顶级说客郦食其,为什么会被小人物蒯通坑成骨头汤?

2020-12-05综合779

郦食其是刘邦手下的著名说客,他在刘邦进军关中的途中投身刘邦的阵营。他这个人和刘邦气味相投,都是不拘一格之人,所以两人一见如故。郦食其一加入刘邦的军队,就先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刘邦,让他对自己刮目相看。然后就进言劝刘邦拿下陈留。

这个时候,刘邦兵微将寡,郦食其自告奋勇的去游说陈留令,让他投降了刘邦。此举不但使得刘邦得到了进军的据点,还获得了大批的补给,使得军队迅速壮大,为下一步进军关中奠定了基础。郦食其也因为初露锋芒被刘邦封为广野君。

在此后,郦食其在刘邦的身边主要是以说客的身份行动。他活跃在刘邦的外交战线,在众多的势力中游说,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而郦食其的弟弟郦商,也率领军队投入刘邦的军队。郦商在战争中屡建战功,成为排名靠前的将领。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擅长游说的人才,却死在游说齐国的外交行动中。而且郦食其死的极其惨烈,他是被齐国用大锅给烹死的。可即使是按照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规矩,郦食其也是不该死的。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造成了这种情况?这是因为,齐国认为自己受了郦食其的欺骗。

当时,韩信率领的汉军已经拿下了赵国,迫降了燕国。与此同时,刘邦在正面战场屡战屡败。刘邦只得跑到韩信那里,夺走了韩信的军队,回正面战场继续作战。还命令韩信用赵国剩下的人员组成新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可是当韩信的军队来到齐国边境的时候,才知道齐国已经投降汉朝了。而让齐国投降的,正是汉朝的说客郦食其。

郦食其主动向刘邦请缨,去说服齐国投降。齐王听从了郦食其的劝告,投降了汉朝。齐王以为万事大吉,就撤除了守备,天天和郦食其宴会。韩信见此情况,也准备停止进攻。

可是韩信手下的谋士剻通却不答应了。他劝说韩信说,我们奉刘邦的命令攻打齐国,而刘邦却偷偷派使者去说降齐国,可是却没有命令我们停止进军,将军没必要停止进攻。将军率领大军,征战了一年多,才打下赵国五十多座城。而郦食其一个说客,轻轻松松就依靠口舌收降了齐国七十多座城。这不是让天下的人一看,将军你还不如一个说客能干吗?

韩信听从了剻通的劝说,继续进攻齐国。齐国由于没有防备,被韩信轻松的攻破了。这个时候齐王认为自己上了郦食其的当。他威胁郦食其,说他能够让韩信停止进军就饶了郦食其的命,否则就烹杀他。郦食其拒绝了齐王的要求,被烹杀了。

我们从整个事件来看,郦食其是间接的死在剻通的手中。在当时的情况下,齐国已经投降,韩信也准备撤军,本来是皆大欢喜的场面,却因为剻通的一番谗言,搞得一片狼藉。如果剻通不进谗言,郦食其也不但不会死,还会成为刘邦手下的第一位功臣。

可是,这个局面仅仅是因为剻通的一番言语造成的吗?其实,事情的真相并没有那么简单。郦食其的悲剧是由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个原因是郦食其自己的原因。在当时,刘邦在正面战场难以支撑,在这种情况下,郦食其主动为刘邦出谋划策,想要去说降齐国。这本身是一个好的计谋,可是郦食其在做法上十分欠妥。

这是因为,凡事都有因果。郦食其去说降齐国,其实是借韩信灭赵下燕的声威。因为当时刘邦在正面战场连吃败仗,毫无威望可言。对齐国而言,韩信才是它的直接威胁。但是,我们从整个事件来看,郦食其根本就没有和韩信沟通过。这样,郦食其狐假虎威的说降齐国,韩信心中怎么会服气?

这等于韩信辛辛苦苦的出兵出力,反而让郦食其轻易的夺取了胜利果实。而且郦食其也根本不承韩信的情,自己独占功劳。郦食其这种做法,直接造成了他的悲剧。

第二个原因是在刘邦和韩信之间。我们可以看到,在韩信取得井陉之战的胜利后,刘邦和韩信之间已经有了裂痕。刘邦先是不断抽调韩信的兵力增援,然后是亲自到韩信的军营夺取他的军队。

刘邦夺取韩信军队的这一幕,就已经显示出刘邦对韩信的防备之心。韩信的心里当然能够感觉到这一点。当刘邦让他重新征发军队,组成新军讨伐齐国的时候,韩信的心里不会没有想法。

而当韩信率领军队来到齐国边境的时候,得知郦食其已经说降了齐国,这个时候,韩信的心里可谓五味杂陈。既然派郦食其去当说客,那么至少要向自己通知一声。因为韩信是攻打齐国的汉军统帅,所以,郦食其的行动应该是归属于韩信之下的。

而现在,刘邦不通过韩信,直接派郦食其去说降齐国,无异于给了韩信一记响亮的耳光。这是刘邦警告韩信,没有你的军事才能,依靠自己的谋略依然可以成功。

韩信知道,郦食其的成功其实是依靠自己的军威建立的。自己为郦食其白做嫁衣裳,还被刘邦整治,这口气怎么能够咽得下去。刘邦和韩信之间的矛盾,成为了这个事件的导火索。

第三个原因,是剻通的进言。可以说,剻通就是那个点燃导火索的人。剻通这个人,也是郦食其一流的人物,他一直也想在主公手下建功立业。他在投入秦末战争时,就和郦食其一样靠口舌建立了功劳。

在投入韩信的手下后,他发现了刘邦和韩信的矛盾,也预见到了未来的后果。为了韩信,也为了自己的未来,他开始机心处虑的离间韩信和刘邦的关系,为韩信下一步独立做准备。

按照常理说,也是刘邦的想法,韩信看到齐国已经投降了,就该撤军回去了。但是,剻通抓住刘邦没有通告韩信的问题做文章。他为韩信找到继续进军的理由,并挑逗韩信心中的怨气。最后,他成功的挑起了韩信的怒火。

韩信不顾大局,为了自己的私利,发动了对齐国的进攻。可以说,郦食其利用韩信的军威说降了齐国。而现在,韩信利用郦食其创造的齐国无备的条件击破了齐国。这中间郦食其的死活,就不在剻通和韩信的计划之中了。

结语:

郦食其以其出色的外交能力,不费一兵一卒就为汉朝说降了齐国,可谓立下了奇功。可是,随之而来的韩信对齐国的袭击,让郦食其落得个被烹死的惨剧。

郦食其的死,是由韩信和刘邦的矛盾,自己做事的疏忽,还有剻通别有用心的挑拨造成的。韩信虽然利用郦食其袭破了齐国,再次建立了功勋。但是,由于郦食其的死,使得他失去了汉朝君臣的信任。

在韩信要求当齐国的代理国王的时候,刘邦破口大骂。可是张良和陈平立刻阻止了他,心领神会的刘邦趁势封韩信为真正的齐王。这时,刘邦对韩信就已经起了杀心了。因此说,带兵袭破齐国,置郦食其于死地,是韩信给自己的棺材钉上的第一颗钉子。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相关文章

刘邦手下的顶级说客郦食其,他是如何从一个保安,逆袭成管理层的?

因为他本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监门吏,而是乡里有名的狂生,这位狂生原本来是儒家的弟子。 儒家本身也不是后人印象中只会之乎者也的书呆子。口若莲花的儒生一样是纵横的高手,比如孔子的子贡当年为了帮老师保住鲁国,他不就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先游说了齐国的陈成子,让其把齐国攻打鲁国,改成了攻打吴国。其后,子贡还去游说了...

如何评价韩信?

感谢提问。韩信作为汉初三杰之一,是楚汉战争及汉朝初期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对于韩信的评价也有很多。我们可以从韩信人生中几个节点性事情来看一下韩信是什么样的人。 一 胯下之辱 当韩信流落淮阴的时候,曾经被一个屠夫当街拦住,挑衅韩信用剑刺他,否则就从他裆下爬过去。《水浒》中也有这样的桥段,结果牛二被杨志一...

你的故乡在历史上出过哪些全国性的知名人物?

我的故乡是徐州,徐州古称彭城,是始祖黄帝的最早都城之一,舆地志云:“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也。” 徐州籍的王侯将相更是层出不穷。单单随刘邦征战功成,裂土分封的异姓侯就有 20多人。如“五里三诸侯”的安国侯王陵、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萧何、曹参、周昌、樊哙、夏侯婴等。这些皆是徐州人士。 东汉末...

马、文组合是一个什么字?

“馼”读wén,红鬃、白身、黄眼的马。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马。这种神马最早出现于《山海经·海外西经》,产于西部的犬戎国(今天陕西、甘肃一带)。别名很多,又叫文马、鸡斯、吉黄、吉皇、吉量、吉良、腾黄、吉光等。《周书》、《六韬》、《尚书大传》、《左传》等典籍都有记载。它的样子十分奇特,鬣毛火焰般通红,眼...

30年3000多高考状元,无一成为“行业领袖”,为何?

十有九人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毛主席说过:"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帝皇里边最厉害的一个”;“一些老粗能办大事,如刘邦、朱元璋。”刘邦就是大老粗的代名词,而且刘邦就一首诗流传“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可能这也是后人所说...

请问韩信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原创】韩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将,称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也不为过。他与萧何、张良一起,被称为汉初三杰,但论功勋,他应该排在三人之首。没有韩信,刘邦何以在楚汉战争中扭转颓势?!没有韩信,项羽又怎么会兵败垓下,从而演绎“霸王别姬”,最后自刎东城?!没有韩信,刘邦何以建立大汉?!@头条历史 (韩信...

韩信活了多少岁?为什么韩信英年早逝?

韩信原本寿命75岁,只因犯四大罪恶,折扣寿命40年,韩信活35岁 第一大罪, 迫母葬落金牛地。家母带他看看家父风水怎样,到了途中,韩信细心看一块大石头,不走了,韩信说这是金牛之地,会出将相封候。家母为了韩信前途,当场撞此石头而死,迫母葬落金牛地,大逆不孝,罪不容赦。 第二大罪家母死后,韩信你寄食漂母...

刘汝一是谁?

刘汝一(?—公元前194年),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刘邦第三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戚夫人。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受封为代王。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改封为赵王。因母有宠,汉高祖数欲立为太子,因大臣与吕后反对而作罢。刘邦害怕吕后谋害刘如意,便以周昌为赵国丞相护卫。汉高祖死后,...

背水一战的水指哪条河?

“背水一战”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将韩信将兵攻赵,命士卒背水列阵,汉军前临大敌,后无退路,拼死作战,大破赵军。”此一战事发生在临城县汦水河畔钓盘山麓;《汉书·地理志》记载:“临城县治南五里有钓盘山,为韩信败陈余处。”  西汉初年(公元前204年)汉高祖刘邦命韩信、张耳率兵数万沿太行山北上进攻...

汉文帝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为什么还宠幸男宠?

汉文帝确实在这个领域,有些特殊。大家都晓得在这个取向上,一般人是异性恋,而极少数人会是同性恋,那么如果有人两种取向都不放弃呢?便是汉文帝这种。 你说为什么汉文帝要好这一口呢?很简单,因为这是传统。打西汉第一任皇帝刘邦开始就干这个。刘邦的同性恋对象名为籍孺,史书上记载了这个人长得很美,没有什么才能,就...

盖姓氏起源是什么?

盖姓的起源,盖姓的来源姓氏:【盖】拼音:Gai郡望:汝南郡名人:盖宽饶,盖文达,盖文懿,盖吴,盖勋胜迹:缺文献:缺历史:战国时期,齐国有一地名为盖(今山东省沂水县),后来齐国大夫王宽被封在盖,其子孙取邑名为姓,称为盖氏。据古书记载,历史上在战国时魏国曾出过盖娄氏,后来盖娄氏却未能流传下来,理应都已改...

古代老百姓很多一辈子没出过县城,是怎么知道天下大事的?

古代很多人都是在私塾先生丶驿站和南来北往游子口中,渐渐了解天下大事。古代早有通邮或人代传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千金。 刘邦小小亭长,善于结交天下游士,周勃是操办红白大事的吹鼓手,娄婴是游贩,他们平时走南穿北丶给官僚家办事,所见所闻自然就比较多。而县吏萧何丶曹参等看得文书多,一有时间在刘邦处豪饮畅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